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战争启示录,为何古代中国的威胁大多来自北方却无法消除?

zhao_admin9个月前 (09-14)历史课件35

翻开中国的历史,秦始皇建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冲突,能够看到中国北方与中原政权的冲突。

但是,不是人民的冲突,可以看出,不是民族冲突,而是政权冲突。

互相争夺地盘与人口,谁的人口资源多,物产丰富谁就能拥有很大的地盘,达到统一天下的目标。

争夺江山,霸主天下,是许多地方诸侯的梦想。

他们演义出无数战争的戏剧。

由于互相战争,边界线模糊,战争不断。

古代的中国北方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人口众多,许多的部落演变成为民族,有自己的草原文化,草原风俗习惯,又自己的信仰,时而聚成大国,时而分裂成许多小国。

一旦聚合成大国,就会要求边界与土地,扩大自己辖区的人口,而演变出统一天下的雄心。

草原民族多骑马,全民皆兵,粮草随马群而行,没有千里运粮的烦恼。

来的快,走得快。

中原民族往往打不过他们,而惧怕他们。

远古的苗族,大量的南迁,成为了今天的南方山区民族。

羌族也由北方迁入定居在四川北部,云南等地,今天云南还有蒙古族和许多北方迁入的民族。

北方民族大量的南迁使云南,四川,贵州,成为了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草原气候的变化,沙化,使北方人口减少,而云,贵,川,人口增加,打开中国地图,这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州,星罗棋布。

他们有的保留了自己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信仰,有许多溶化在汉民族之中,汉化了。

而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基本民族地图没变,大部分是汉族居集地。

时代的脚步走到今天,一个56个民族的国家,已经溶为一体,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这是一个大家庭,有14亿人囗。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实质上是快速反应部队,高机动性,有超强战力。

从武器而言

克制骑兵的有效武器必然是高效的“远距离杀伤性武器”,秦汉的强弩、明朝的铳等都是有效应对骑兵的武器,直到近代出现火炮、机枪、坦克之后,骑兵的作用才降到最低。

从防御而言

“长城”是最有效的手段。公元936年,中国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后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从此以后直至明朝建立,中原王朝数百年间,失去防御游牧民族骑兵的长城防御屏障。

古代有利用雷电的战争吗?

雷电这种东西很难掌控,古人也并不了解雷电的机理,所以

人类对雷电的物理探索,始于著名的“富兰克林放风筝”实验。

早期的人们并不明白天上的雷电是什么东西,更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东西会落下来劈断树木、劈死人畜,甚至引发火灾和巨响。

他们只明白一件事——这种东西威力无穷,谁被劈到算谁倒霉,这人一定是坏事做多了,所以被天罚了吧哈哈!

平原上的人还好说,找个地方躲避就行了,反正雷电劈的多半也是高个子。草原上的人可就倒霉了,雷暴来了躲无可躲,光秃秃的草地上自己就是最靓的仔。

所以许多草原民族都将雷电视为最具威能的存在,是天上的神的怒火,哪怕是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蒙古武士,在遇到雷电时也得屁滚尿流的下马,然后躲在马肚子下面瑟瑟发抖。

历史上还真有不少名人据说是雷劈死的,比如商帝武乙,《史记·殷本纪》上记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

意思就是,武乙这位天子昏庸无道,屡次搞小动作得罪上天,还拿皮囊装血,挂得高高的,称之为“天”,然后拿弓箭射着玩。结果没多久他就遭报应了,在黄河、渭河一代野外打猎的时候,被一场暴雷给炸死。

类似的还有关于嘉庆皇帝的传说,也就是杀了和珅的那位主儿,传说他也是去外面打猎,结果平白无故中了一雷,没多久就暴毙了。

真正人类了解到雷电是什么时候呢,这得等到1752年富兰克林做那个著名的“风筝引雷”实验,富兰克林为了证明“天上的雷与摩擦的静电是一种东西”,愤而带着儿子威廉干了这个作死的实验。

幸运的是,富兰克林不仅活蹦乱跳,他还将电收集到了莱顿瓶中,甚至轻微的感受了一下风筝线传导来的电击,他的实验促使人类在电学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但次年就传来不幸,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利赫曼为了复制富兰克林的实验,把自己不小心搞死了,可见当时的人对电是多么的陌生。

即便在今天,人们对气象中雷电的产生和利用,依然存在着相当多的盲区,这种过于狂暴的力量虽然在原理性质上被我们掌握了,但如何利用,如何高效的利用,仍然是道迈不过的坎儿。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古代人像利用水,利用火那样去完善的利用雷电,说句不客气的话,古人根本就不懂电是什么东西,避之唯恐不及,又哪里能在战争中“利用”之?连避雷针都是富兰克林在1754年的发明呢。

但在历史上,确实也有一些战争凑巧遇上了雷电,继而影响到了战争的结局,比如说“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的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起义军与前来镇压的新莽大军爆发的一场决战,占据绝对劣势的起义军硬是死死把朝廷大军拖在了昆阳城下,当刘秀杀出重围神速般搬来救兵后,他开始以一万人的兵力不断突袭官兵,试图打开缺口。

官兵在围城的这段时间里遭遇异象不断,一会儿天上落陨星,一会儿又有云块沉下来,搞得神神叨叨军心散乱,再加上久克昆阳不下,让刘秀打得是连战连捷。

但毕竟刘秀的人数只有一万人,他对面不管怎样都是四十万的大军,打着打着官兵就回过神来,开始反击刘秀。

结果还没等官兵回过神,突然雷电风雨大作,连屋顶上的瓦都给吹飞了,雨下得犹如瓢泼,甚至连滍川河都满溢了,士兵们吓得夺路而逃,结果淹死的人成千上万,把河道都堵塞了。

(《后汉书》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严格意义上来说,昆阳之战这次只能说是大雷雨影响了战局,不能说是雷电影响战局,这也恰恰证明了古人在利用雷电方面的无奈,雷电的物理作用规模太小,就算劈下来也伤不了几个人,只能依靠人们的迷信心理打击士气,或者借用雷雨带来的天气效应,依靠洪水、大风等达成战术目的。

所以,雷电这东西在古代战争中的象征意义还真就大于实际运用意义,毕竟刮风下雨人们还能短时间的预测,水、火也都可以人为制造,但雷啥时候打谁知道?古人面对无法征服的雷电,也就只能借用其“势”而已了。

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立花道雪,这个丰后国的家臣在日本相当有名,他在战场上被称为是“雷神”的化身,相当为人畏惧。

立花道雪的“雷神”说法源于少时的一次挨雷劈经历,某个炎热的夏日,立花靠在一棵大树下乘凉,结果雷雨来了,一道雷光劈在树上,他当即一激灵,抽出名为“千鸟”的刀子抵挡,结果被雷劈成重伤,连腿都近乎残废。

对了,那把被雷劈过的“千鸟”,自此也被改名为“雷切”,意思就是“砍过雷的刀子”,以彰显自己在雷电中的勇猛姿态。

早在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人们已经知道左右战争胜败的关键便是天时、地利、人和。知晓天时,恰恰在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古代兵书是诸侯争霸的指导丛书。翻阅中国古代兵书,其中一类兵书——兵阴阳就是专门论述天气气候、地理、阴阳和占卜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朴素的军事天文和气象知识。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中,气象条件位居第二位。《始计篇》有:“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即是指用兵时所处的时节和气候。《吴子》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古代兵书,后世并称“孙吴兵法”。全书共6篇,篇篇涉及气象知识。在中国古代,预测和掌握天文、气象和地理知识,以利战争,是每位将帅必备的素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甚至是某些历史的拐点,都跟将帅们善于利用气象条件作战息息相关。

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

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典型代表。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要素和气象环境则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利器。双方开战之初,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猛兽助战。蚩尤败逃。黄帝领兵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

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也不甘示弱,立即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制服了“风伯”和“雨师”。顷刻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不料,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寸步难行。黄帝通过天上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确定了南北方向,迅速制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呼风唤雨”的梦想。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人工增雨、人工增雪、人工防雹和人工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现实。人工消雨、人工抑制闪电和人工削弱台风等难度更大的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在美国等国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就是典型的利用了气象武器制胜的案例。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月,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叛军首领吴元济,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军统帅。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突袭蔡州直取吴元济。彼时,天气条件恶劣,不仅刮大风还下大雪,军队的旗子都被吹破了,人马冻死随处可见。四更天,李愬的军队到达蔡州城下,城内无一人知晓。城门打开后,官兵顺利入城。吴元济被抓。李愬大胜。

蔡州在今日的河南省汝南县,从李愬雪夜袭取蔡州这一案例来看,当时的天气应该是一次冷锋过境给汝南县带来的寒潮降温降雪过程。河南省农历十月出现寒潮降温天气是正常的,李愬正是利用这一恶劣的气象条件掩盖自己、麻痹敌人,攻其不备,巧取完胜。

借东风与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建安十三年(208年)农历十一月,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和刘备联合,凭借长江天险,拒守江南。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县)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听从庞统的建议采用“连环战船”方法,扭转北方士兵不善水战的被动局面。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太大,行动不便。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周瑜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只是苦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刘备军师诸葛亮看出周瑜心病,密书16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气象条件,曹、周、诸葛三人有共识。

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离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更深刻。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诸葛亮凭着经验,分析出了天气的变化,预测出了东风的出现规律。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瑜抓住机会火烧连营,顺利击败曹操的军队。

虽然诸葛亮借东风只是传说,但从赤壁之战看,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是完全可能的,很像一次“锋面气旋”天气。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

在这场斗智斗勇的“气象战”中,曹操之所以放心采纳庞统的连环计,主要是基于他熟知隆冬时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以今武汉为例,1月偏北风总频率占了60%以上。可是曹操不了解隆冬也会偶有东南风,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林之光研究员统计,武汉1月偏东南风总频率也有近14%。这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含蒲圻赤壁)冬季常有气旋(低压)从四川盆地东移。气旋后部吹偏北风,前部暖区中就有东南风,只不过风力和频率都比较小罢了,近30年资料中武汉最大的2分钟平均的东南风风速仅为7~8米/秒。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

《三国演义》中另一个与气象有关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漫天大雾佯攻曹军。曹操担心有埋伏,不敢轻举妄动,只令人放箭。诸葛亮顺利拿到10万只箭。“草船借箭”发生在借东风之前不久,大约在阳历的11月。根据武汉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秋季正是当地的雾季,尤以11月为多,平均6天中就有1天有雾。这是因为秋季天气渐凉而水汽尚丰,微风、晴夜中气温迅速降低时水汽便可能凝结成雾。从“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和“日高雾散”看,很可能是陆上夜间形成的辐射雾,被北风(南下的冷空气)或陆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从陆上输送到江上而成。因为夜间江水温暖,水汽丰富,冷凉空气一进到江面,其雾便会立刻增浓。当然,当时的风速也不能过大,否则与高空空气混合后雾又可能消散。

可见江雾出现是有其规律性的,现今我国许多气象台都开展了雾的预报,而且准确率也很高。但在三国时要在3天前就能算出“对面不相见”的浓雾来,无疑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的神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7690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