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斤和两》

访客2年前 (2021-05-01)数学课件79

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在教学本节课之前,我作了如下的调查:
  ①你在超市购物是看过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了吗?
  ②你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
  ③你估计 1枚2分硬币(或者新出版的1角硬币)有多重?
  ④你会认秤吗?你都知道有哪些秤?
  通过对一个班的6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①有55人从没有看过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
  ②学生大多知道的是克和千克,还有斤、公斤和两。
  ③有35人听家长说大约是1-10克左右,还有12人说很轻,有3人说不知道。
  ④60人都会认超市中的电子秤,其中有35人会认盘秤。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是模糊的,对1克和1千克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也没有实际测量的经验。看来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质量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的估测意识还需加强。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的意识 。
  教学过程:
  一、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师:昨天,同学们到超市收集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交流课前的收集)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质量,请大家一起看一看,(大屏幕展示)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组组的物品对比中,发现质量较轻的是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并认识物品的质量标识的习惯。此环节大约需要 5分钟。 )
  二、感知、认识“克”
  1.感知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 2分硬币,请同学们拿1枚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种轻轻的,象没有感觉的一个 2分硬币大约重1克。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 (学生举例)
  生 4:一颗豆子 师:有没有同学提出异议?
  生 5:我不认为,因为一颗豆子比一枚2分硬币轻一些。
  师:那你认为是几颗呢?
  生 5:我估计是4颗
  师:是 4颗黄豆?还是4颗绿豆?
  同学们纷纷说:应该是 4颗绿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805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