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雾是液体还是气体?

zhao_admin6个月前 (11-21)地理课件33

实际上,不管是云还是雾,飘在空中的理由都差不多——它们确实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在沉降,因此用密度来解释是不对的。液体的密度无论如何都比气体大,雾的成分是水滴尘埃分散在空气当中形成的胶体,总密度自然也比空气大。但是因为空气阻力的缘故,下降的速度非常的慢,以至于实际上看起来就像漂浮在空中不动一样。

大家应该听说过一个段子,说一堆研究生在讨论雨从多高的地方落下来会砸死人——实际上不管多高都砸不死人,因为随着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会不断增大,最终和重力平衡,达到极限速度。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默认水滴都是球体。重力和体积,也就是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而空气阻力则是和横截面积乘以速度的平方,也就是半径的平方乘以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很容易得出来的,也是一个很直观的结论就是,同样密度的水滴,半径越小极限速度也就越小。
G~V~r^3
F~Sv^2~r^2*v^2
G=F
v~r^1/2
(极限速度和半径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

对于雨滴而言,半径一般是1mm以上,这个极限速度一般是在1m/s的数量级。而云雾当中,液滴的大小在1nm以上。那么简单的推导一下能得出这个极限速度是1mm/s。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计算的是极限速度,实际上对于云雾而言,根本没有像下雨那么长的距离来加速。云的话同时还收到对流的影响,而雾的话本身就在地面附近还收到一个地面气压的作用。我在网上刚好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课件,直接放结果好了:
图片来源:arizona.edu 的页面

实际水滴下落速度受到多个力的综合影响,这里我想稍微详细解释一下:1. 绿线是粘滞力的作用,也就是空气阻力。这条线的斜率大概是v~r^1/2,也即是前面推倒得出的极限速度。2. 蓝线是涡流的作用,具体我没怎么看,看斜率和绿线一样,只是系数有变。3. 红线是分子黏度,我没有太仔细看,大概是剪切力的作用?这条线的斜率是v~r^2。4. 绿线和蓝线对于水滴较大的情况下适用,诸如雨滴。水滴较小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分子黏度,类似说颗粒很小分子之间作用力明显?最终的速度呈现出黑色那条线的结果。横轴是水滴大小(mm),纵轴是下落速度(m/s)。1mm的水滴(也就是雨滴)下降速度大概是5m/s,符合我们的预期。而1μm的水滴速度已经到0.1mm/s了。这条线延伸下去的话,对于10nm的水滴,下降速度应该是10nm/s。而更小的1nm大小的水滴,预期的下降速度应该是0.1nm/s左右。也就是说假设这个雾当中水滴大小是10nm,那么一个小时大概能沉降3.6μm。什么概念呢?大概刚好是头发的半径。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起来那些云雾都没有沉降的原因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8387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