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三年级数学需要的工具?

zhao_admin6个月前 (11-25)数学课件31

教具应该具备:

实物:小棒、各种形状卡纸(三角形、圆、正方形、五角星……),根据教材用的大小、多少、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的实物、图形卡片。

多媒体:一套与教材配套的课件,数数歌,创设情景用的动画、mp3儿歌。

量具:三角板一副、1米直尺一把、天平一台。 一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有充足的教具,并合理使用,通过形象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方位等概念。

笔 草稿纸 算盘 手指头 最好不用计算器,要培养计算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精神?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改变多年来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定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同时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应该首先激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习中,学生带着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从书本中探究新知识,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现就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师生互动,激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先尝试后点拨。课前重视预习指导,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而后班级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变师生间单一传授知识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双向或多向互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四年一闰”的含义,懂得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学时可以把近十年的二月份天数,及全年的天数制成年历卡,(有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制年历卡),让学生观察,光横着观察,再竖着看,看是否有什么规律?分组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即二月份29天),再探索有什么规律,即经过学生发现规律,算一算验证,再算一算验证等过程,学生经过这一过程得出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这样经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深刻,不易忘记。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和谐的课堂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对于学习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因为情境有助于思维,有助于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和探究知识的欲望,达到感知新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人骑车(车轮是圆形的)很平稳的样子,接着把车轮分别换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让学生通过观察人骑车别扭,颠簸可笑的画面。学生通过观察,就会思考:为什么圆形车骑车平衡,“圆”有哪些特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想对新知识去探究。又比如:在教学圆柱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已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做出了非常漂亮的模型,你们想再做这样的学具吗?(出示圆柱教具)。这时学生会涌起一种成就感,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并能再创佳绩”。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探究欲望十分强,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引导要持之以恒,培养自主探究习惯。

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反复研究,能不断地探幽寻胜,贵在持之以恒。对小学生来说,专心读书,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自己通过工具书,解决学习疑难问题的习惯,乐于参与实践探究的习惯,善于搜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善于与同学、老师争辩的习惯,善于寻根究源的习惯等等,都是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的好习惯。

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把握了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可以使探究问题的方向性更明确,就能提高探究问题的成功率,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主动探究的动力。解决问题的基础理论方法和策略的掌握过程,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使学生逐步明晰这些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转化方法。

这是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渗透这一思想,让学生把握这一数学解题的重要策略。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规律计算38×99+38不少学生有些困难,教师适当点拔38能否写成“38×1时,通过转化学生顿时醒悟,很快把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又比如学生计算0.56×9.8+5.6×0.02学生在计算时不知如何进行简单,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拔0.56×9.8一共有几位小数,能否改为“5.6×0.98时,学生一看便明白,这题该怎样算。从而使学生很快把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把握化归策略。

“化归”是指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化归思想的形式有: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往往是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学时渗透化归思想,指导学生用化归方法去思考问题,对提高学生独立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例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高多少米?可学生联系整数乘法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通过化归,让学生主动探索,找到解决方法。教学时,我是这样一来设计的:先做准备题,小林有 元,小强的钱是小林的2倍,小强有多少元?再让学生探究例题,把这类应用题纳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认识结构中,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化归思想,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尝试解决新问题,达到把握新知识的目的,从而达到掌握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3.帮助学生巧用数形结合。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直观图形的意义,从而使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在解答应用题时,指导学生掌握用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更易想到解答思路,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把握解答应用题的两种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即使分析法和综合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在连环推进的动态中长知识,练能力,增才干,逐步进入会读书,善于探究,乐于创新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8447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