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喀斯特地貌主要以什么为主

zhao_admin6个月前 (11-26)地理课件62

喀斯特地貌也称岩溶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所以从地质作用角度说,喀斯特地貌应该是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有什么特征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 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 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 ;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 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资源地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编辑本段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


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编辑本段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

  
喀斯特地貌岩石


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喀斯特地貌岩石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岩溶作用的进行:


H2O + CO2==H2CO3 ;(第一步:形成碳酸)


H2CO3==H+ + HCO3-;(第二步:碳酸离解生成H+)


H+ + CaCO3==HCO3- + Ca2+ (第三步:H+与CaCO3反应生成HCO3-,从而使CaCO3溶解)


这几步反应在大自然间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着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编辑本段发展阶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8472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有五次大的生物灭绝,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有五次大的生物灭绝,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1. 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大灭绝:4.43亿年前2. 晚泥盆世大灭绝:3.59亿年前3.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2.48亿年前4. 三叠纪 - 侏罗纪的生物大灭绝:2亿年前5. 白垩纪 - 第三纪生物大灭绝(K/T灭绝):6500万年前 人类经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

地理课程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地理课程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我国的地理课程类型:我国中学地理学科内部的课程分类是混合型的,既不是纯粹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也不是单纯的分科...

新教材高中地理教案模板(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设计)

新教材高中地理教案模板(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设计)

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一.课题(阐述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三.课型(说明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

介绍下西部影城的旅游攻略

介绍下西部影城的旅游攻略

西部影视城不需要攻略吧,里面分布的比较清楚,主要就是几个版块,一般性半天都能游玩过来。 路标、简介一应俱全,不大的地方不需要攻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