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课件 > 正文内容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康有为这一历史人物?

zhao_admin5个月前 (12-11)历史课件15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康有为这一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我们对“戊戌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尤其是在阶级斗争史观的窠臼里、在细节和真相付之阙如的情况下,草率地把它定性为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949年之后,人们认识戊戌变法,往往无条件地采信康有为、梁启超一派的单边说法,无论学术界还是民间,都是如此。不过,康梁作为当事人,“他们的著述自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但他们著述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真相,而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

等到茅海建教授将清宫档案、清廷高官日记、私人笔记、地方大员之间的来往电报等统统翻出来,与康有为自传《我史》、梁启超回忆录《戊戌政变记》相互印证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变法图景。

戊戌变法至今已有110多年,还有不少人相信康有为描述的就是整个事件的实情,实在匪夷所思。

在读完《签注》和《阅读笔记》两本书之后,针对康有为构建的“戊戌变法史”,炳哥有话说:

一、康有为大量造假,掩盖真相,粉饰自我。

茅海建教授指出,康有为在《我史》中描述戊戌变法时,大量作伪,“他用了张扬的词语,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夸大自己的作用,并尽可能地将自己凌驾于朝廷高官之上。”

戊戌政变后的9月24日,康有为在上海被英国船只“重庆轮”所救,《我史》声称听说光绪帝遭遇不测,“痛不欲生,即预为蹈海计”,并当即写下绝命诗和遗书,结果为英国人濮兰德拦阻。但根据英国领事的报告,康有为没有欲投海自尽和写遗书之情事。康此处自述,显然是自我标榜对光绪帝的忠心,彰显儒家强调的君难臣死之节义。

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后自编《戊戌奏稿》一书,录有“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建议清廷“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不过,清廷内务府《杰士上书汇录》保存有康有为当年上书原件的抄本,其中根本没有所谓“立宪法”“开国会”的内容。康在戊戌期间真实的政治思想正与之相反,他主张君主专制,在呈送光绪的《日本变政考》中曾详言之。

此外,维新运动开始一个多月后的7月16日,康在《国闻报》上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反对设议院、兴民权,称言:“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因此,《戊戌奏稿》中这篇“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是不折不扣的造假,是事后欺蒙世人的伪作。幸好白纸黑字的档案尚存,使康氏的伎俩得以曝露天下。

二、康有为对权力的渴望,远超他对变法效果的追求。

康有为变法的总体政治设计,体现在他的《上清帝第六书》,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制度局的设立。制度局将成为中央的政治决策机构,一切新政的政令将经其讨论决定后,交给其下属的十二个专局办理。

什么样的官员有资格进入制度局?按康的设想,光绪应擢用那些拥有变法思想的年轻小臣。在当时的京官中,谁符合这个条件?显然是康有为及其门徒。康企图通过进入制度局,而成为变法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制度局一旦成立,军机处、总理衙门等固有的机构,将大权旁落、赋闲虚置。于是,针对制度局及其附属机构,“整个政治高层不顾光绪帝的旨意,决计阻挠,成为戊戌变法中政治斗争的核心”。

此后,康有为亲自上奏或为御史代写奏折,三番五次建议光绪设立制度局,并将变法成败系于此。设置大权独揽的制度局,属于高层权力的大翻盘,至为激进,必然招致朝中枢臣的集体反对。

将尚有转圜余地的变法之争推导到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不能不说,相较于改革成效,康更看重如何身居高位。

三、康有为变法思想中有大量荒诞、幼稚的成分。

康有为奏请废科举、办学堂、练新兵、兴商务等,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他一本正经提出的变法措施,常常包含荒诞、无厘头、根本不具备可行性的内容。

比如,早在戊戌变法开始之前,康有为预感中国即将在列强的侵略下灭亡,他“中夜屑涕,仰天痛哭,为免瓜分之祸,保中华之种族”,想出一个救世妙方:

“中国人满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乱离迫至,遍考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经纬度与吾近,而地域数千里,亚马孙河贯之,肥饶衍沃,人民仅八百万,若吾迁民往,可以为新中国。”

为了实现这一大计,康专门拜访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李答以等巴西派来使臣再商量,打哈哈将他礼送出门。

康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大行新政,此类事业约需款项五六亿两白银。钱从何来?《我史》称:

“以全国矿做抵,英、美必乐任之。其有不能,则鬻边外无用之地,务在筹得此巨款,以立全局。”

据时任翰林院编修夏孙桐记载,康有为曾游说协办大学士、光绪帝师孙家鼐,希望朝廷将西藏卖给英国,而孙“见其言荒诞,知不能为”,没有搭理他。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怎么写?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从各方面都表现出新兴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统治后期,秦国并吞六国的条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执政以后,尽管在如何统治中国的方法上与吕不韦有分歧,并从而引起一场屠杀,但在向东发展消灭各割据的诸侯国的基本方针上,他始终坚持秦的既定国策,没有丝毫动摇、犹豫,他认清了有利形势,当机立断,一鼓作气的完成了统一事业。只要看看秦始皇执政以后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国进军的步伐几乎是马不停蹄:

公元前二三八年至前二三○年,秦军不断向韩、赵、魏进攻,为大举消灭各诸侯国做准备。

从公元前二三○年开始,几乎是一年一国地消火它们:

前二三○年灭韩

前二二九年攻赵

前二二八年灭赵

前二二七年攻燕

前二二六年灭燕

前二二五年灭魏

前二二四年攻楚

前二二三年灭楚

前二二二年灭代

前二二一年灭齐

从这样进军步伐的速度,可以看出秦始皇完成统一的气魄和胆识。所以贾谊说他“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中的作用。如果秦始皇不能这样坚决果断地推进统一战争,战国的局面是否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结束,恐怕还是一个问题。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从各方面都表现出新兴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凶残的暴君。

1.是否同一国家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

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促进民族融合;

5.是否抵抗外来侵略。

评论她/他的功与过

1功绩,成绩

2品德

3不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8644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人教版教科书(高一历史人教版教科书电子版)

高一历史人教版教科书(高一历史人教版教科书电子版)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沙俄介绍?沙俄是沙皇俄国的简称,1547-1917年。苏俄是苏维埃俄国的简称1917-1922年。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1922-1992年。1547年之前,俄国只是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公国,成莫斯科公国。1...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重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考重点

中国近代的屈辱史还有抗战史我觉得是重点,特别是几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等都是需要熟记的内容吧!并且要注意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相关。而中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而发起的几个运动也是要记时间、发生的原因、运...

初一上册7门课的学习目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生物,地理)

初一上册7门课的学习目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生物,地理)

语文主要是古文,要背诵的课文要会背会写,还有就是课外积累。英语背单词背课文,这很重要,可以课外看一些美剧和英文报刊杂志。历史要注意每课出现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影响评价,其他的就没啥要特别要注意了,上课听课,做作业就行...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

从政治经济横向联系梳理必修一必修二古今中外历史知识

从政治经济横向联系梳理必修一必修二古今中外历史知识

政治1经济 2政治 3文化 有什么联系的话就是3里面讲到的三者的联系历史1政治 2经济 3文化 同样是政治3讲的三者关系 但是比政治那套教材更加明显地可以看出三者横向联系 要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话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讲是最好不过总结么35462...

高中免费课件网址

高中免费课件网址

人大附中网校名师讲课实录,免费体验课程 看看这个 参考资料: 只有少量课件是不收费的,如果免费可能目前来讲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