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用什么来描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

zhao_admin5个月前 (12-30)地理课件18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说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提到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三维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进行表述,过程性目标则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来表述。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小学数学教材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进行编排的特点,每个模块举了相应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通常将新授课的课题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的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在目标的确定上通常将本节课的课题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概括为:了解、理解、掌握某些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数与代数

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统计与概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4、综合与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经历、体验、探索、培养等,其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经历/体验/探索某些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活动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类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合作交流能力等)或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统计观念等)

1、数与代数:

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统计与概率:

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4、综合与实践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般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主要从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数学学习品质与习惯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学与生活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2、兴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有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自信心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4、学习习惯与良好品质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相对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可以较为灵活,在说课或试讲过程中该目标可根据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从数学与生活、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与良好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也可以通过两两组合进行阐述。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描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

从“双基”到“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传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发展,虽然实验稿中的总目标也出现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没有象修订稿这样明确地把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起来、做为统一要求。这说明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应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获得“四基”,可以看作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标研制组专家孙晓天教授则把“四基”的提出誉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知道,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需要思想方法的指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成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101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中学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人教版)......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曲靖市富源县公转一周的时间...

33度的气温是个什么概念,很热吗?

33度的气温是个什么概念,很热吗?

33摄氏度的气温相对于体温来说并不是很热,而人在这样的温度下却感觉到很热,是因为温度在衣物上累积,造成衣物的温度高于体温因此人会感到热。 气温是一气象术语,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为什么地球生命要经过恐龙时代再出现人类?

为什么地球生命要经过恐龙时代再出现人类?

地球生命有一个进化的过程,并不是非要经历过恐龙时代才会有人类,如果不是65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可能恐龙至今仍然在统治地球,所以人类的出现并不是必然的事件,只能说人类是生物物种中因为出现了智慧生命进化的有利条件,才促成的。 在地球的不...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1课时 大洲和大洋地球?水球?1.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陆地。3.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观测...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的区位选择

原发布者:陈禄春工业区位因素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劳动力、资金、②_____能源(1)投入:土地、①_______、水源、原料、零部件。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2)产出:产品及③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