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手抄报的内容?

zhao_admin5个月前 (01-02)科学课件18

一、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手抄报的内容?

第一单元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计算及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内容。

二、数学手抄报五年级上册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如下: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手抄报图(一)

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手抄报图(二)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手抄报的资料 

一、数学名言

1) 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2)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3) 数学支配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4)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笛卡儿

5)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莱因

6) 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魏尔德

7)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

8)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9)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恩格斯

10) 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布尔巴基学派

二、数学谜语  

肖像(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相)

羊打架(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对顶角

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相似  

这个脑袋真正灵,忽闪忽闪眨眼睛,东南西北带着它,加减乘除不费劲(打一计算工具)  谜底:计算器  

伪造帐目(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误差(假设)

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小?剧?场

四、5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第二面的难题怎么做?

三角形低长12,高4; 长方体边长是12和5;窗的边长是1和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151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