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地理各种基本地貌及其成因

zhao_admin5个月前 (01-16)地理课件42

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2/喀斯特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表常见的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态。对于石灰岩地区上述独特的地貌,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来命名,即“喀斯特地貌”。
3雅丹地貌的成因不只一种,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一是由风的吹蚀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区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与当地主风向一致;
二是洪水作用形成的邻近山区或湖滨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与附近山地洪水的走向一致,并在雅丹的土丘上留有洪水的痕迹;
三是在阵发性暴雨和洪水作用的基础上,再经过风的修蚀作用而成的雅丹地貌,沟谷长轴走向既与洪水走向一致,也和当地主风向一致,是二者合一的第三种成因。

地貌的解释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各种形态
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
发展与形成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
划分方式及区别
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

同周老师走进厦门――地貌篇

你知道厦门是什么地貌吗?你知道这些地貌分布在哪儿吗?来吧!让我们一起细数厦门的地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厦门地貌

(一)山 地  

1.中山陡坡地貌

属 闽中戴云山脉 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分布于同安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切割深度大于500米,地面坡度大于30度,局部地区达40~50度,最高山为 云顶山 。中山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十分强烈,河谷的横剖面呈“V”型,纵剖面多急流险滩和瀑布。中山是地壳断块上升形成的,山势雄伟,峰峦耸立,陡崖壁发育,山岭展布方向受构造控制,多呈NE―SW和NW―SE向。山体构成主要是 火山岩 ,其次为 花岗岩 。

    【厦门市同安区云顶山(厦门最高山)】                                             

2.低山   

       分布于汀溪、莲花、新圩、后溪镇北部和灌口镇的西、北部地区,面积约10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00~1000米,相对切割深度大于300米,山坡坡度一般为25~30度,如灌口镇西部的 天柱山 (933.1米)。低山多数走向为NE―SW和NW―SE向,山岭起伏较中山舒缓,但河流的侵蚀作用仍十分强烈,河流短促,横剖面多呈“V”型,山间盆谷发育。

(二)丘 陵

1.高丘陵

       分布于山地边缘和河谷两侧地带,面积21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00~500米,相对切割深度100~300米,地面坡度20~25度。高丘陵由 火山岩 和 花岗岩 构成,受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均较明显。由花岗岩构成的高丘陵常呈孤丘状,若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基岩裸露,球状风化强烈,往往形成石山。石山的山坡,石蛋垒垒,各种石柱、风动石屡见不鲜;坡麓地带,有时可见到倒石堆地貌分布,如 厦门岛云顶岩 及 万石岩 等。由火山岩构成的高丘陵坡度较为和缓,顶部浑圆,土层较深厚,植被覆盖度也较好,如 仙岳山 , 狐尾山 等。分布于河、海边缘的高丘陵,沟谷密度较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低丘陵

分布于高丘陵外缘、河谷两侧和沿海地区,面积3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0~200米,相对切割深度小于100米,地面坡度一般为15~20度。低丘陵主要受流水、风化等外营力的侵蚀、剥蚀作用,丘顶浑圆或呈平顶状,分布散乱,无一定脉络,有的成孤立小丘,多由 花岗岩 构成。低丘陵地区的沟谷短浅,土壤层较深厚,多被辟为梯田,种植旱作或经营果园。分布于滨海地区的花岗岩低丘陵,波浪、潮汐、流水等常沿岩石的节理、裂隙和软弱破碎带进行侵蚀、冲刷,在海岸带常形成奇岩怪石和 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洞穴 等海蚀地貌。

(三)台 地 

广泛分布于海拔50米以下的山前地带、河谷两侧和沿海地区。厦门地区有三种类型台地。

1.河流台地(阶地)

        主要分布于集美区的苎溪和同安东溪、西溪、西林溪等河流的中游地区。因本区河流短,上游河谷狭窄,下游多属河漫滩和河口三角洲平原,所以台地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一般可以见到三级台地:一级台地高出河流平水位3~5米,宽度几十米至几百米,为堆积台地。主要见于汀溪、东溪、西溪、苎溪等的河谷。因其不受洪水威胁,地势平坦,水土条件优越,是集镇、村落的理想基地,也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二级台地高出河流平水位10~15米,分布零散,多属基座台地,上部由河流冲积层和残积层组成,下部由基岩构成,基座牢固,宜作为工程建设用地,如 厦门岛的高崎、江头 等地红土台地及 同安区马巷、新店 等地红土台地。三级台地分布零星,高度25~10米,属侵蚀台地。

2.海蚀台地

      广泛分布于厦门岛北部、集美、杏林、灌口和同安东南部的洪塘、马巷、新店及 大嶝岛 等地区。海蚀台地是更新世晚期以来,在波浪、潮流和流水等外营力长期的侵蚀、磨蚀作用和地壳整  体间歇性上升运动中形成的。台地形成后,在暖热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强烈风化作用,在台地上层形成几米至十几米厚的红色风化壳(红土残积层)。厦门地区的海蚀台地一般可分为三级:一级海蚀台地的海拔高度为5~10米,分布于沿海地区和平原外侧,如厦门机场就建在一级海蚀台地上;二级海蚀台地海拔高度为10~15米;三级海蚀台地的海拔高度为25~30米。在海蚀台地分布地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常形成一些浅坳谷或低洼地,是水土条件较好的耕作区。

3.洪积台地

小面积分布于 灌口、同安的莲花、汀溪、新圩等地的山前地带 ,表层由冲、洪积物组成,台地面向平原倾斜的坡度较大。

(四)平 原

       地势低平、开阔的平原,海拔高度为2~5米,按成因可分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二种类型。

1.河流冲积平原

        分布于 西溪、苎溪 等河流的中、下游及河口地带,沿河谷两岸呈带状或面状分布。冲积平原是河流堆积形成的,其组成物质往往具有“二元结构”特征,上层主要由细砂、粉砂、粘土组成,下层主要为粗砂、砾石层。这种粗、细物质互层结构现象,在同一地区由上往下,有时可出现几次轮回。粗砂、砾石层是良好的含水层,所以冲积平原地区不仅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2.海积平原

       是海岸堆积作用形成的,大多由淤泥、粉砂、贝壳碎屑组成,主要分布于海湾内部及河口附近地区,如 杏林湾、马銮湾、oY港、东咀港内部及其周围的低洼地区 。海积平原形成后,其表层往往有洪水期河流泛滥的沉积物覆盖,使沉积结构特征更为复杂,亦称之为冲、海积平原。如海沧平原就属于此类型。

(五)滩 涂

主要分布于河口、海湾等隐蔽条件较好,泥沙来源丰富的潮间带地区,如 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海湾沿岸地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363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