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什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地貌的书?

zhao_admin4个月前 (01-20)地理课件18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

河流海洋山脉高原是地形地貌吗

海洋在海底建房
高原有障碍物的后面
丘陵和平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居住
山脉没人
河流建大坝 大坝后面建房
盆地旁边山的山腰上

有人说:河流堆积地貌只能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对么?为什么?

不对,还有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也是属于河流的堆积地形,银川平原就是这样来的,背靠贺兰山

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1.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上游段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型、峡谷地貌,河流溯源侵蚀,加之岩层有软硬差别,常形成陡崖和瀑布景观。在河流中下游地,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使河面展宽。

在可溶性岩石广泛分布区,受河流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如暗河、溶洞等)和地表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等)。

(2)河流堆积地貌:

在河流出山口处河面变宽,流速变缓,其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在河流中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江心洲、地上河,在河流的入海处形成三角洲。

(3)河流两岸地貌的差异:

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两岸存在差别,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故使北半球河流右岸遭侵蚀,南半球河流左岸遭侵蚀,遭侵蚀的河岸河床坡度大;而对岸,即北半球河流的左岸,南半球河流的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坡度较缓,易形成浅滩。

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段,河道多弯曲,在河流拐弯处,凹岸因河水流速快而被侵蚀,坡度较陡;凸岸因河水流速较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浅滩河床。

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本地的降水:因河水蒸发使大气中水汽增加,湿度增大,云量、降水量增多。

(2)影响本地的光照和气温:在白天,大气中水汽和云量的增加,使大气对太阳辐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减少,气温偏低;在夜晚,因大气的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增强,气温偏高,从而导致气温日较差变小。

3.河流与其它水体:

(1)河流与湖泊补给:

一是湖泊在河流的源头,湖泊水成为河流的补给水源。如长白山天池在松花江源头,补给松花江。二是湖泊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在汛期,河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故二者是互相补给的。又因湖泊对河流有蓄洪补枯的作用,所以说湖泊对河流有调节作用,如长中下游地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2)河流影响湖泊的性质:

有些湖泊的湖水主要由注入其中的河流补给,而部分湖水通常由另一条河流输走,因河流输出湖水的同时,也输出了盐分,形成淡水湖;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的湖泊其补给水源是河流,而没有向海的出口,水体在这些湖中停滞并蒸发,河流带来的无机盐便积累起来并达到饱和状态,形成咸水湖。

(3)河流与地下水:

有的地区,在汛期时,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在枯水期时,地下水位高于河位,地下水补给河水,因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399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