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zhao_admin2个月前 (03-16)数学课件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共有学生96人。进入五年级,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已经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以及与人合作等能力。

班级中大多数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学好数学的信心较强,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个别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有所欠缺,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和练习。

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不断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而通过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分数的加法、减法。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引导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教材循序渐进,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在“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再如,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打电话”、数学广角中的“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

更多详细内容及进度表,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学习重点有哪些

《因数与倍数》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新人教版

   

学段

   

五年级下册

   

学科

   

数学

   

章节

   

第二单元

   

课题名

   

因数与倍数

   

课时

   

1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崇仁四小

   

教师姓名

   

杨县文

   

教学

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具

   

学号牌数字卡片

   

时间

安排

   

复习(3分钟)

合作交流、共探新知(20分钟)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0分钟)

b、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0分钟)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12分钟)

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4分钟)

五、布置作业、结束全课:(1分钟)

   

课后

小结

   

一节概念课如果按传统方法去教学是非常枯燥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才能让学生感觉“乐学、易学”,真正充分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来。

   

备注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学号牌数字卡片(也可让学生按要求自己准备)。

教法学法: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快乐学习、大胆言问、不怕出错!

课前安排学号:1~40号

课前故事:

说明道理:学习最重要的是快乐,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

1、4×0.5=2,所以4和0.5都是2的因数,2是4和0.5的倍数。这句话对吗?

2、我们在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中,只讨论什么数?

3、8÷2=4,所以8是倍数,4是因数。这句话对吗?

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继续共同探讨“因数与倍数”

合作交流、共探新知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请认为自己是18的因数的同学带着号码牌上台来。

a、学生上台DD找对子,击掌DDD。完后提示:老师觉得有点乱,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找因数的方法有序些?

b、学生再次依照1*18,2*9,3*6的顺序一个个讲出乘法算式。接着追问:那18的因数就有???从1开始做手势:(1,18,2,9,3,6)有没有遗漏的呢?为了让人家看得更明白,我们从小到大排一下,好不好?

学生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还有6*3,9*2,18*1等,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冷一下,让学生想一想这样写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最后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因数是不能重复的。

c、可是老师觉得这样子写又有点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人看得更清楚些,让这些数字的有序地排列?

d、介绍写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可以用一串数字表示;也可以用集合圈的方法表示。

说一说:

18的因数共有几个?

它最小的因数是几?

最大的因数是几?

做一做(在做这些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消化新知的能力)

a、30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想的?

b、36的因数有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6*6=36,这里只写一个因数?

c、对比18、30、36的因数,分别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最小的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各有几个因数?

d、让学生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总结:

板书: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轻松一下:

我们来了解一点小知识:完全数,什么叫完全数呢?就是一个数所有的因数中,把除了本身以外的因数加起来,所得的和恰好是这个数本身,那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它完全数,也叫完美数,比如6~~(学生读课本14页完全数的相关知识)

 

b、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谈话法、比较法、归纳法)

因为有了前面探究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在这一环节更可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发现,去归纳。教师只要适当做点组织和引导工作就行。

过渡:大家都很棒!这么快就找出了一个数的因数并总结好了它的规律,现在杨老师想放开手来让大家自己来学习下面的知识:找一个数的倍数。

a、2的倍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想的?从1开始做手势:1*2=2,2*2=4,2*3=6,一倍一倍地往上递加。

发现:这样子写下去,写得完吗?写不完,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号来表示?这个省略号就表示像这样子的数还有多少个?

b、那5的倍数有哪些?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至少写出5个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c、对比“一个数的因数”的规律,学生自由讨论: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规律呢?

(到这一环节就无需再提问了,要相信学生能够在类比中找到学习的方法)

学生总结:

板书: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哦,大家这么聪明啊,不用老师教都会了,看来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这也说明学习要学得轻松就一定要掌握~~方法!)

 

c、看样子大家都满怀信心了,那老师就用黑板上的两个例题来考考大家,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真的好厉害。

指着板书中的18的因数与2的倍数提问:

你能从中找出既是18的因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吗?(计时开始:10,9,8,~~~)

学生完成后表扬:哇,好厉害!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做练习二的第3题

在题中出示的数字里分别找出8的倍数和9的倍数

注意“公倍数”概念的初步渗透。

做练习二的第6题

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六、结束全课:

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先离场,

不是2的倍数的同学后离场。

七、板书设计:

 

 

18=1 ×18

18=2 × 9              

18=3 × 6

   

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

 

   

18的因数有:1、2、3、6、9、18。

   

因  数          和          倍  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的倍数

   

2,4,6,……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

、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

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

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

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6 (注意:做题的时候看清题目,看到底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看它们单位相不相同,不同就需要转换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棱长是

1c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 cm

3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1 cm

3

棱长是

1d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dm

3

(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

1dm

3

棱长是

1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 m

3

长方体的体积

=

1

、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

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

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1

、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

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

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

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6

(注意:做题的时候看清题目,看到底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看它们单位相不相同,不同就需要转换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棱长是

1c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

cm

3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1

cm

3

棱长是

1d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dm

3

(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

1dm

3

棱长是

1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

m

3

长方体的体积

=

分数问题 其实挺简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815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