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课件 > 正文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知识点总结图片)

zhao_admin1个月前 (04-05)科学课件12

三年级科学上册塑料知识点?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目前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但因又经过化学的力量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三年级科学水沸腾了知识点总结?

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

  (1)定义: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蒸汽气压较高,所以沸点就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三年级科学动物的特征知识点总结?

动物的繁殖:动物是怎么来的?例如蚕是从卵里孵化出来的。

知识点:

什么是卵生?像后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什么是胎生?像猫和狗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总结:给出不同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

认识动物家,保护自然环境,守护动物家园。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土壤的形成:岩石经过风化形成成土母质(在此过程中少量的矿物质被释放)。

成土母质因为积累了有机物和养分使得有低等的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身形成了原始土壤(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更加丰富,并且形成了腐殖质)。

原始土壤的形成使得高等的植物着身形成了成熟土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壤。

八上册科学哪个单元知识点最多?

八年级上册科学就是物理,知识点最多的单元是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包括温度、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路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U总=U1+U2=IR1+IR2=I(R1+R2)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I=I1=I2)

又∵I=U/R

∴R总=U/I=I(R1+R2)/I=R1+R2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U=U1+U2)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I总=I1+I2=U/R1+U/R2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I=I1+I2)

∴R总=U/I=U/(U/R1+U/R2)=1/(1/R1+1/R2)=R1R2/R1+R2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U=U1=U2)

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

U1:U2=R1:R2

并联电路中的分流原理:

I1:I2=R2:R1

串联电路中:

(1)电阻关系:R=R1+R2+R3

(2)电流关系:I=I1=I2=I3

(3)电压关系:U=U1+U2+U3

并联电路中:

(1)电阻关系:1/R=1/R1+1/R2+1/R3

(2)电流关系:I=I1+I2+I3

(3)电压关系:U=U1=U2=U3

三年级科学上册不同类型的土壤各有什么特点?

1 块状结构体:近似立方体型,长、宽、高大体相等,走私一般大于3cm,1-3cm之内的称作核状结构体,外形不规则,多在粘重而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黄土常见此结构,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跑墒,多有压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长繁育。

2 片状结构体:水平面排列,水平轴比垂直轴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不利于通气透水,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

3 柱状结构体和棱状结构体:沿垂直轴排列,垂直轴大于水平轴,土体直立,结构体大小不一,坚实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4 团粒结构体:这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结构体土壤类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价值。其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能调节土壤温度,并改善土壤的温度状况;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长伸长条件。

三年级土壤的种类知识点?

1 块状结构体:近似立方体型,长、宽、高大体相等,走私一般大于3cm,1-3cm之内的称作核状结构体,外形不规则,多在粘重而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黄土常见此结构,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跑墒,多有压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长繁育。

2 片状结构体:水平面排列,水平轴比垂直轴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不利于通气透水,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

3 柱状结构体和棱状结构体:沿垂直轴排列,垂直轴大于水平轴,土体直立,结构体大小不一,坚实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4 团粒结构体:这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结构体土壤类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价值。其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能调节土壤温度,并改善土壤的温度状况;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长伸长条件。

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单质知识点总结?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还有不定形碳。

金刚石: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网状结构的固体,由碳元素组成,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常用作裁玻璃、钻头,由于其折光性比较强,也作饰品-钻石。

石墨:灰黑色不透明鳞片层状结构的物质,可制作铅笔芯、电极、坩埚、润滑剂等

不定形碳:是石墨与杂质形成的混合物,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9680.html

标签: {$tag}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